为你分析青岛五金的起源
金属的进一步应用,对人类文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金属制品,出现在经济生活、政治生活以及军事活动的各个角落。如浙江永康,自古就被称为百工之乡,青岛五金手工业更是源远流长。自南宋始就有永康铜匠、铁匠走南闯北、出外谋生,历史上早有青岛五金工匠走四方、府府县县不离康之说。
青岛五金,是指五种金属。青岛五金一词最早出现于《吴越春秋》四《阖闾内传》:臣闻越王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,一名湛卢,青岛五金之英,太阳之精。按《汉书食货志》上金、刀、龟、贝;注:金,谓五色之金也,黄者曰金,白者曰银,赤者曰铜,青者曰铅,黑者曰铁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解释说:青岛五金,指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,泛指金属。如今的青岛五金常用为金属或铜铁等制品的统称。
历史走进现代工业社会,金属-青岛五金制品行业更是迅猛发展,青岛五金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,青岛五金制品也成为工业制造不可缺少的一个产业环节。
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,制造业是位列第三大类的行业。其中包括:生活资料的生产制造,例如:农副产品、食品饮料、烟草、纺织服装皮革、木材家具、印刷及文体用品以及医药制造等;生产资料的制造,例如:石油化工、化学纤维、橡胶塑料、非金属制品制造、金属冶炼及加工、金属制品制造、通用设备制造、行业专用设备制造、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、电气器材、通信电子等等。